“咱们在通州建的热化学互补发电设备曾经可以发电,从技能上来说只要对本来大型电厂的设备进行些改造即可完成互补发电,如今完全可以商业化。”金红光说,“但和传统热力发电比较本钱略高,当前缺少关联产业政策的鼓舞扶持,太阳能互补发电正处于商业化的拂晓。”
为了加快和推进高效、低本钱太阳能热互补发电技能的展开,该团队提出使用贱卖、老练的槽式聚光镜集合摄氏200度至300度太阳热,不仅对下降太阳能互补发电出资本钱具有宏大潜力,并且太阳能净发电峰值功率能到达35%,比德国宇航实验室提出的高温太阳能与天然气重整发电体系高5个百分点,比传统太阳能独自热发电体系功率高15~20个百分点。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动力实验室研讨团队经过研发世界首套中低温太阳能吸收—反应器(5千瓦),实验验证了中低温太阳能档次晋升办法与机理,建立了10千瓦太阳能热化学发电设备,并开始完成了世界首套100千瓦热化学发电体系描绘。并发明晰中低温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热互补的发电体系和冷热电分布式供能体系。该研讨引领了世界上太阳能中低温热化学与化石燃料互补研讨的新方向,为展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进步动力体系技能、推进动力可持续展开与节能减排供给了新途径。
近5年,该团队以科学基金为牵引,又承当了国家“863”、“973”等项目,展开了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能攻关,对我国近中期施行低本钱、规模化的高效太阳能与化石动力互补发电工程建立供给了重要科学依据。
“异样类型的项目有异样的效果,科学基金更重视根底问题和机理研讨,在该范畴根底理论支撑上,发挥了不行代替的效果。”金红光说。